12月3日至4日,核安全監管現代化國際交流會暨2024年核與輻射安全國際學術會議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董保同,核能署總干事威廉·麥格伍德,廈門市副市長季翔峰出席會議并致辭,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兼核安全和安保部部長莉迪·埃夫拉爾視頻致辭。法國、阿聯酋、沙特、巴基斯坦、匈牙利、西班牙等近20個國家的核安全監管機構負責人和代表、國際勞工組織代表、國家原子能機構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及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涉核集團的領導、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與會。

中方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中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已走過四十年歷程,國家核安全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核安全觀,著力構建嚴密的核安全責任體系。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是核安全現代化監管體系的重要內涵。與會外方高度贊賞中國核安全監管40年取得的安全業績,對中國為全球核安全體系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國積極推進建設現代化核安全監管體系,為全球核安全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新的動力。

恒達股份受邀參加本次會議,董事長潘志東進行了題為“環境級放射性物質的自動連續采樣與監測(氙、氚、氣溶膠)”的學術演講,從行業標準要求、未來發展趨勢角度對空氣中放射性氙取樣監測方艙系統、環境氚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大氣氣溶膠放射性核素自動連續監測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

與此同時,這三款產品在會議期間設有展臺,吸引領導、學者駐足咨詢。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核輻射監測儀器的研發、生產、技術推廣、銷售及售后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恒達股份以多維度的實力展示、豐富的行業案例,在核安全監管現代化國際交流會上全面呈現了公司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技術成果、創新設備及整體智慧解決方案。
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各國核安全監管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為推動全球核安全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恒達股份將繼續秉承“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為全球核安全監管體系的現代化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空氣中放射性氙本底極低,來源單一,不同釋放方式的放射性氙同位素組成特異,探測效率高,對放射性泄漏監測靈敏度高,指針性強,可做為放射性泄漏監測的“探路先鋒”。本系統以4πβ-γ符合為測量單元,可對空氣中放射性氙進行常規本底監測、應急監測及樣品復測,本系統于2023年被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4年5月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鑒定結果為“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可替代國外進口產品”。

本系統是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與浙江恒達儀器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制,以液閃譜儀為分析單元,進行環境空氣的在線自動采集、液閃源制備、氚含量分析以及數據傳輸,首次實現了對于環境空氣氚的在線連續監測,可對核設施周圍環境空氣進行每日自動連續監測,無人值守連續運行時間長,預警時限從原來的1個月左右,縮短至1天,大大提升了核電廠外圍環境空氣氚的預警能力。本系統于2019年通過新產品鑒定,鑒定結果為“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0年獲得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技術二等獎。
NAS1000大氣氣溶膠放射性核素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本系統是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與浙江恒達儀器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制,以低本底高純鍺γ能譜儀為測量單元,基于自動化、AI人工智能等技術,可在24小時內完成上萬立方米空氣中放射性氣溶膠的取樣和分析,得到放射性核素種類及活度濃度,測量性能達實驗室水平,監測數據可追溯,可用于環境空氣中放射性的常規監測和事故應急監測。本系統于2024年通過科技成果評價鑒定,鑒定結果為“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